NANGKU KIYAKARUNAGN 工作日誌 2010/四月





計劃執行具體內容 教學時間 2010/四月 am 09:00~ pm 17:00

1. luvuwa’ang(陸發安)祭祖靈祭儀。

2. 採集傳統母帶,轉譯成樂譜,將歌詞整理成卑南族語拼音系統。

3. 將之前製作的傳統樂器、口簧琴、木鼓、弓琴、鼻笛、竹笛、木笛等,進行錄音及編曲。

4. 收錄環境自然聲音。

5. 接受Taiwan News訪問報導。

6. 2010亞洲個國奧林匹克會議於台北受邀演出。

7. 繼續開發傳統歌謠及音樂創作上的靈感。



******************************

一.工作內容

1. 參與及紀錄部落luvuwa’ang(陸發安)祖靈祭儀式。

2. 選定田野訪談對象以及聯繫、安排採訪時間。

3. 剪輯所有集採錄影、錄音之影像、音樂以利永久保存。

4. 將所有傳統樂器進行定調,以便進行音樂編曲時的方便。

5. 準備室外錄音器材以及選訂錄音之環境及地點進行錄音。

6. 與Taiwan News記者安排時間進行採訪。

7. 準備及練習2010亞洲奧林匹克會議節目之表演曲目。

8. 選訂一首傳統歌謠進行配樂。



******************************

二. 目前整體成效及進度執行狀況

1. 確實參與部落祭典事務,協助部落完成luvuwa’ang(陸發安)祖靈祭儀式。

2. 以完成luvuwa’ang(陸發安)祖靈祭的錄音錄影,感謝祖靈。

3. 以匯整出採集資料與整理影音檔案。

4. 採集之傳統祭典歌謠以完成部份採譜。

5. 部份傳統樂器基本錄音以完成。

6. 選訂的環境聲音收音進行順利完成。

7. 2010亞洲奧林匹克會議於台北受邀演出,讓亞洲各國奧委會代表欣賞台灣原住民音樂,表現受到肯定。

8. 選訂之傳統歌謠以開始進行編曲配樂。



******************************

三.學員學習狀況

1. 學員確實參與部落祭典事務,表現良好。

2. 學員整理出來的影音資料完整,表現良好。

3. 一起和學員討論傳統歌謠編曲的方向,表現良好。



******************************

四.遭遇困境

1. 因採五線譜不是我的專業,必需仰賴專業人士。

2. 在影像剪輯工作上本人和學員不是專業,必需另請影像專業人協助。

3. 因為錄音的一些軟體和硬體不足,必需借用朋友的音樂工作室使用,很麻煩。



******************************

五.建意事項

1. 開始收集一些音樂錄音軟體及硬體資料並且計劃購買以利在音樂製作上的方便及進度。

2. 在專業的採譜上本人因積極學習,以利往後在音樂創作上的便利及實力。

3. 影像剪輯部份,應該要和學員積極學習。

4. 因多找時間教導學員在音樂製作上的觀念及多陪學員處理工作上的事務。



******************************

七.教學情形紀錄(照片與影音):

Na malrivalrirak i intrav i rukup  天 地 初 創
                傳統祭典 - 陸發安祭祖祭儀 懷念祖先

      
       慎終追遠是漢族的傳統美德 , 生活於現代文明社會的原住民 , 應擷取其他族群的優點 , 作為自身文化的內涵。 民國三十九年卡地布部落多位地方熱心人士 , 在發祥地-陸發安 , 豎立 [台灣山地人發祥地] 紀念碑 , 並建構祠堂 , 自始族人每年均到此祭祖 。
       近年為配合清明假期 , 訂定每年四月三日為祭祖的日子 , 當天上午十時前 , 每戶至少派一人至發祥地清理環境 , 而後祭司長帶領女巫師以傳統祭儀 , 向歷代祖先祭祀祝禱 , 再由婦女 一一向祠堂祭拜 , 接續由卡地布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帶領全體族人獻禮及鞠躬 , 禮成後 , 不分男
女老幼在紀念碑前廣場 , 向祖靈展演傳統歌舞 , 中午則移至發祥地前方海灘的木麻黃林 , 參與聯誼活動及趣味競賽 , 直至三時結束。
 
luvuwa’ang(陸發安)部落文史之天地初創

 
 在卡地布有這麼一篇口傳文史,在很久以前的年代,台灣仍沉沒於海底,綠島與蘭嶼是相連的陸地,卡地布的祖先在這陸地上勤快的生活著。
       有一天發生了浩劫,洪水將整個大地淹沒,倖存的五位兄弟姐妹乘著如臼的木頭,在漆黑的海面漂流,經過協議,將其中的一位兄弟推上天空變成太陽,一位姐妹推上天變成月亮,以便輪流照耀大地,其餘的一男二女藉著亮光,划向新浮出的陸地-台灣東部的「陸發岸」發祥地海岸登陸,繼而繁衍後代,這三位兄妹就是卡地布最早的祖先。
       這篇就是代代口傳的卡地布部落文史,也是一篇神話故事,但依其脈絡及以後延續的史事,在在表示太麻里鄉華源村旁的陸發岸,確實是其祖先源起發祥的地方。
       這三位登陸者是男子sukasukaw與女子tavatav及paluH(註1)。他們登之後,便向北方勘全島是否有人類居住。 當他們走到kavulungan( 大武山)時,paluH已走不動,自願留在kavulungan定居。Sukasukaw與tavatav繼續走回原登陸地點,sukasukaw手持竹竿當拐杖,到了發祥地便把那竹竿插入地上,竹竿立刻發芽成竹林(註2)。兩人為繁衍後代遂請示太陽,太陽指示兄妹須成親。兄妹同房之後,生下異形體,即蝦、魚、蟹、飛禽。兄妹感到驚訝,遂問太陽為何如此?
       太陽說:「應將蝦、魚、蟹放生至河裡,作為你們日後的食物和祭祀品;將飛禽放生至田野作為你們未來鳥占之用,你們若上山或出門到遠方,牠將會為你們報喜訊或報凶兆。」
       太陽接著說:「至於你們再行房時,兄妹結合不宜面對面,應隔板穿孔,將男性私處入孔與女性交合。」就這樣兄妹按太陽指示行房,之後生下了不同顏色的卵石,有白石、紅石、綠石、黃石、黑石等等,並從這些石頭裏迸出變形人:白石出來的人,即漢人;紅石、綠石、黃石出來的即不同種族的西洋人;黑石出來的即為台灣原住民族。 此外sukasukaw也常到kavulungan探訪其妹 paluH 並與她同房生子,同樣也生石頭,迸出來的就是現今排灣族的先祖。
       發祥地黑石頭迸裂所出現的變形人,他們的眼睛長在膝蓋上,婦女懷孕的地方在小腿,孩子則從母親的大腳趾出生。後來他們覺得眼睛生在膝蓋很不方便,於是彼此討論「我們的眼睛長在膝蓋不好,走路很不方便,常常會傷到眼睛,雜草或沙子也常常使我們的眼睛疼痛,所以我們應該把眼睛安放在頭上。」這些人就把各一隻眼睛改放在臉上和後腦上。然而由於前後都有眼睛,問題可就來了:因為當要移動的時候,前面的眼睛要向前走,後面的眼睛也要向前走,結果從早到晚根本無法移動半步,整天都留在原地。 因此他們又互相商議:「這樣下去,我們根本無法做事了。」於是他們就把後腦的眼睛移去,改放在臉上成了一個正常人。以前的那些人因此被稱為valis(變形人)。
       這些valis的祖先是男子TinaHi(腸子)和女子pedek(肚臍)。「腸子」「肚臍」結合之後生了Lepang(男的)、zungi(女的)、rapiH(男的)、panay(女的)、Latuk(男的)、anay(女的)。不久又生了vayvayung(女的)、Harungatay(男的)、pazungaw(男的)、raHuraHuy(男的)、kaLikaLi(女的)、vaTengayan(男的)、及danapan(女的),這些子女彼結合,在發祥地附近形成聚落。
       在Harawayan的這些族群,一直過著平安的日子。有一天,上部落知本系家族的一群孩童,把圓石板製成的石輪順著斜坡道路往下滾動直到下方pangcaH家族的部落,如此上下來回嬉戲,玩得非常高興。 玩童中有族長之子,他無意中將石輪滾衝到下方鄀落一住家屋頂,造成屋頂嚴重破損。這群孩子眼見闖出大禍 ,個個落荒而逃。 唯有那位持著石輪闖禍的族長子站在原地一動也不動,似有一人做事一人當的心態來承受將發生的事。
       此時,屋主出來環視四周,只見一孩童站在那附近。一問之下,那孩童膽顫欲哭地點頭表示是他闖的禍。 屋主無意原諒他,氣憤地揪住孩子的耳朵拉進一間地下室關起來。 到了黃昏,那孩子的父母發現孩子不在,於是尋遍整個部落卻都沒找著。 後來他們把整個部落的孩子集合起來,逐一追問才知道與下方pangcaH部落有關係。於是便下去尋找,挨家探問卻始終沒著落。 事隔兩天夜之後,終於在一間地下密室裏找到孩子,但這孩子己是奄奄一息,見到父母後不多時即告斃命。上下兩部落為此而產生嫌隙,不時發生爭執。
       由於pangcaH部落位處下方,防禦工事不如位處高地的知本系部落占優勢。PangcaH部落因而屢次戰敗,常有人被俘擄做為知本系部落的苦力和傭工,他們因此被稱為pappiyan。PangcaH人因承受不了知本系族的百般羞辱和刁難,遂決定攜家帶眷離開此panapanayan(發祥地),遷往北邊海岸線即現在的turik(都壢村)。他們在那裏建造家屋,把房子排成「一」字形,因而有turik之名,即「排列」之意。

 luvuwa’ang(陸發安)祭祖2010/4/3

       卑南族卡地布、建和、利嘉、初鹿、泰安、下檳榔、龍過脈等部落的「石生」子孫,今天在台東縣太麻里鄉三和海邊的「山地人祖先發祥地」舉行聯合祭祖。

1:石碑後面築有小石屋,其內寫有三位先祖之名。

       上午八時,散居在台東的卑南族人盛裝聚集在祖先發祥地,由五位資深的巫師組成的「祭司團」,將檳榔、芋頭、豬肉等隆重的祭品擺設在祖先的靈位前,接著五位巫師輪流和祖靈溝通,最後,祖先降臨在一位比較年長的巫師身上。

       降臨的剎那,巫師跌坐地上,全身不停的抖動,其餘四位巫師趕緊趨前,巫師告訴祖靈,這一年來子孫們都很平安,僅記祖先的教訓,族人和樂相處,感謝祖先的庇祐。

  接著二三百位子孫,依男女、長幼順序向祖先敬酒、祭拜,下午則在發祥地前的廣場圍著吟唱傳統歌謠來懷念先祖及部落族人準備的傳統食物與祖先分享。






 

祖靈與我們同在
mutrali mu'upiz patrari munayun 
 成環           成織               直到               永遠  




 

台東知本海邊收錄環境自然聲音

知本華源海邊是卑南族族先豋路的地方
 海浪環境聲音收音進行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