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GKU KIYAKARUNAGN 工作日誌 2010/三月

計劃執行具體內容  教學時間 2010/三月 am 09:00~ pm 17:00
  1. 採集傳統母帶,轉譯成樂譜,將歌詞整理成卑南族語拼音系統。
  2. 繼續開發音樂創作上的靈感。
  3. 購買戶外專業錄音器材。
  4. 受邀“第二屉世界原住民廣電大會”開幕演出。
  5. 代表本次駐村藝術家的計劃案在原住民電視台節目"八點打給我"接受表演類的專訪。
  6. “98年度原住民族駐村藝術家計劃案”第一次實地訪視。
===============================================

一.工作內容:
  1. 選定祭典重要之歌謠進行採譜。
  2. 了解購買的戶外專業錄音器材使用技術,並開始使用器材錄音。
  3. 收集世界各國優秀音樂創作人之音樂作品,以利在音樂創作上找到靈感。
  4. 剪輯所有集採錄影、錄音之影像、音樂以利永久保存。
  5. “第二屉世界原住民廣電大會”的表演選定歌曲及音樂練習。
  6. 原住民電視台“八點打給我之原藝在部落”節目表演類訪談的資料準備。
  7. 準備“98年度原住民族駐村藝術家計劃案”實地訪視資料整理。
===============================================

二.學員學習狀況
  1. 整理出來的影音資料完整,表現良好。
  2. 很認真學習剪輯影像及錄音操作的工作。
  3. 在一些業務工作處理上以經可以自行處理。
===============================================

三.進度執行狀況
  1. 少年猴祭、大獵祭、除喪祭祭典歌謠進行採譜。
  2. 以開始使用錄音器材,並敎導學員使用。
  3. 匯整採集資料與整理影音檔案。
  4. 參與“第二屉世界原住民廣電大會”在音樂表演上收穫良多。
  5. 接受“八點打給我之原藝在部落”節目的訪談順利。
  6. “98年度原住民族駐村藝術家計劃案”實地訪視資料整理齊全。
===============================================

四.目前整體成效
  1. 以完成猴祭、大獵祭、除喪祭的祭典歌謠採譜。
  2. 以收錄不少自然環境聲音,以便往後在音樂創作編曲上始用。
  3. 完成部份祭典影音剪輯。
  4. 因參與“第二屉世界原住民廣電大會”演出,更增加了本人在國際舞台表演上的經驗。
  5. 代表“98年度原住民族駐村藝術家計劃案”在原住民電視台節目“八點打給我”接受表演類的專訪,除了讓大家了解本計劃案之內容,更重要的是能夠透過媒體讓大眾知到“98年度原住民族駐村藝術家計劃案”的重要性。
  6. 完成“98年度原住民族駐村藝術家計劃案”第一次的實地訪視。表現緊張,但還算是順利。
===============================================

五.遭遇困境
  1. 因採五線譜對我有些困難,必需仰賴專業人士,工作進度有些延宕,不過已經完成。
  2. 雖然學員在學習剪輯影像上很認真,但還是不大熟練。
  3. 本人與學員在網業製作上真的遇到困難囉。
===============================================

六.建議事項
  1. 在專業的採譜上本人應該積極學習,以利往後在音樂創作技術上的便利及實力。
  2. 影像剪輯的部份,應該要和學員積極的學習。
  3. 本計劃案可以在安排更多的媒體來採訪更多的原創藝術家,以能夠透過大眾媒體讓大家知到台灣原住民族的創作藝術家之外,更能夠認識到”原住民族駐村藝術家之計劃案”的重要性。~ 小小的意建啦 ~
===============================================

七.教學情形紀錄(照片與影音):


⊙ 傳統歌謠採譜圖片
 採譜圖片一.

採譜圖片二


 採譜圖片三.












⊙ 98年度原住民族駐村藝術家計劃案  第一次的實地訪視

                                             
                     台北樹林音樂工作室訪視照片一.  攝/林育世 



                        台北樹林音樂工作室訪視照片二. 攝/林育世

















原住民電視台八點打給我之原藝在部落駐村藝術家表演類訪談


 與音樂藝術家 雲力思  一起接受駐村藝術家表演類的專訪。












   
                                  
          兩人即興演奏口簧琴。


                              
             節目主持人阿洛與兩位駐村藝術家合影。


  










⊙ 第二屉世界原住民廣電大會”開幕演出








⊙ 自然環境的收音  錄音地點時間 / 2010.3.27/台北樹林市大同山風景區
am09:30 樹林市大同山登山步道圖.哦!!照片有說明~哈~。










                                 am09:35 摩托車停下來,準備開始徒步尋找錄音的地點。

                                                                                     

      am09:45 在半路上看到醬的“扛磅”是怎樣~~到底是幾利害啦? (照片特別加框一下)。

                                                                       









店名:高級路邊榕樹下理髮院。露天ㄉㄟ,而且只有下雨天才休息。很屌~給他掌聲鼓勵加尖叫~出力 ~。
                                                                                         
   

                                 am09:52 啊唷哇!!路真的 "狠" 陡 ~ ~。


am10:15 休息一下!!     阿公很利害的走路,都沒有休息~ ~。












am10:19 咦!!阿嬤也超過我了( 可能他們兩個要去採古浪(野菜),腳都不會酸 ) 跟蹤一下 。


am10:37 真的受不了!!在這裏休息一下 ~ 變成腳很抖 ~。










am10:42 高級普通數位相機拍的風景也不錯看~眺望樹林市區及大漢溪~


                                                                                                                                                        am10:50  在繼續走~ 轉進去小路。








am10:52  遇到武林高手在打外丹功,馬上進行徹退,轉往另一條小路。










am11:03 這個地方不錯,鳥叫的很大聲,山下的噪音已經聽不到,開始使用新的戶外錄音器第一次實驗收音。錄音完成,回去轉成影音檔聽看看錄音的效果。

am11:24  回程。  山路變的很斜。












              am11:42  你看!!真的很斜,肚子又很餓。


am11:57  平安到逹目地的,摩托車在等我了。回 家。注意相片右邊的扛磅寫的三個字"新貓空",本來想要去做,結果是騙人ㄉㄟ,天空那三條真的很像電覽車的鋼索,其實是卡拉OK的扛磅。









                 
                              不相信你看 ! ! !


am12:07 回程路上看到這個路邊攤賣的東西很奇怪就停下來拍一下,雖然肚子餓,但是我沒有買來吃,因為都是素ㄉㄟ。










這次的環境收音
對於錄音器材和機器
第一次使用還是很不熟悉
我不知道這個算不算是工作上的記錄
去收音的過程很有趣  可以工作又可以運動
因為都市真的很難找到一個自然安靜的環境錄音
所以就找最近地方   就是樹林市的大同山風景區
以後還有很多的機會到戶外收錄自然環境的聲音     
相信會讓我在戶外錄音的技術會更加成熟
這是我收錄第一個自然環境的聲音
還沒有修飾過
曲名先叫做     很吵的鳥
不過錄音的效果真的很不錯
大家不妨聽聽看都市的鳥和鄉下的鳥叫聲有什麼不一樣
~ 就 醬 ~
Listen!!








我新購買的戶外專業錄音器
當聲音靈感沸騰的瞬間。樂器演奏和自然聲音的錄音。
有這台真的很好用。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決對沒有商業的嫌疑。











NANGKU KIYAKARUNAGN 工作日誌 2010/二月

計畫執行具體內容教學時間 2010/二月 am 09:00~ pm 17:00
  1. 祭典歌謠採集:除草祭
  2. 現場採集母帶轉成數位音樂檔。
  3. 採集傳統母帶,轉譯成樂譜,將歌詞整理成卑南族語拼音系統。
  4. 受邀至泰國曼谷參加"2010地球節奏世界音樂節"。
===================================================

一.工作內容:
  1. 選定田野訪談對象以及聯繫、安排採訪時間。 
  2. 準備硬體錄音、錄影設備,以及軟體部分採集歌謠時所填寫的資料。
  3. 剪輯所有集採錄影、錄音之影像、音樂以利永久保存。
  4. 準備及練習參加曼谷地球節奏世界音樂節之表演曲目。

 ==================================================

二.學員學習狀況
  1. 學員大都已會唱傳統祭儀的歌,學習狀況良好。
  2. 學員整理出來的影音資料完整,表現良好。
==================================================

三.進度執行狀況
  1. 完成部落除草祭儀式調查。
  2. 確實參與部落祭典事務,協助婦女會完成除草祭典儀式。
  3. 匯整採集資料與整理影音檔案。
  4. 參與曼谷地球節奏世界音樂節在音樂創作上收穫良多。
==================================================

四.目前整體成效
  1. 依計畫內容目前田野調查符合進度。
  2. 資料收集與匯整錄音與影像資料。
  3. 完成部分儀式歌謠採集及採譜。
  4. 完成部份祭典影音剪輯。
  5. 因參與2010地球節奏世界音樂節,與國外多位優秀的音樂團體同台演出,增加了我在創作音樂上的經驗。
==================================================

五.遭遇困境
  1. 學員因不熟軟體錄音,須多加充實相關資訊與操作。
  2. 在影像剪輯工作上本人和學員不是專業,必需另請影像專業人協助。
==================================================

六.建意事項
  1. 在影像剪輯部份,要和學員因積極學習。
  2. 因多找時間陪學員處理工作上的事務。
==================================================

七.教學情形紀錄(照片與影音):

婦女除草祭 Misa'ur 偉大的女性
       在日治以前 , 卡地步部落傳統上是母系社會 , 但不像阿美族的婚姻一律已男子入贅那樣嚴格 , 女性出嫁也算平常 , 部落男子主要任務在保衛家園及狩獵 , 因此農事共作 , 就由婦女負責 , 農忙時 , 需要大量人力投入 , 於是有了以家戶單位組成的 (農事互助團) , 即由部落十三歲以上女性及少年組成的(婦女除草團) , 統稱微(婦女幫團)。

採集歌謠:除草祭休息吟唱歌謠之一





<< 2010曼谷地球節奏世界音樂節 >> 新聞報導片段


NANGKU KIYAKARUNAGN 工作日誌 2010/一月

  計畫執行具體內容教學 時間 2010/一月 am 09:00~ pm 17:00
  1. 祭典歌謠採集:除喪祭
  2. 除了持續採集傳統歌謠外,也實際參與傳統祭典,並多方面參考其他世界音樂及民族音樂樂風,開始發想創作的可能性。
  3. 尋找創作靈感。
=================================================
 一.工作內容:
  1. 選定田野訪談對象以及聯繫、安排採訪時間。 
  2. 準備硬體錄音、錄影設備,以及軟體部分採集歌謠時所填寫的資料。
  3.  於部落祭典舉行前夕數週,教導青年練習唱傳統除喪祭歌謠。
  4. 參考國內外優秀音樂創作人之音樂作品,以利在音樂創作上找到靈感。(youtube影片、網站介紹)
=================================================
二.學員學習狀況
  1. 學員大都已會唱傳統祭儀的歌,學習狀況良好。
  2. 須多加練習族語發音與發聲訓練。

=================================================
三.進度執行狀況
  1. 完成部落除喪祭儀式調查。
  2. 確實參與部落籌備祭典事務,協助青年會所在傳唱古調與歌謠的族語教學。
  3. 匯整採集資料與整理影音檔案。

=================================================
四.目前整體成效
  1. 完成部分儀式歌謠採集與教唱。
  2. 依計畫內容目前田野調查符合進度。 
  3. 資料收集與匯整錄音與影像資料。

=================================================
五.遭遇困境
  1. 因計劃案經費較慢下來,須先墊錢購買所需配備。 
  2. 學員因不熟軟體錄音和攝影技巧,須多加充實相關資訊與操作。

=================================================
六.建意事項
  1. 請學員自行記錄所學之歌謠與多多練習。
  2. 親自教學示範及相互討論。 
=================================================

七.教學情形紀錄(照片與影音):



除喪祭 Remavaravas 愛的關懷
      
        自遠古 , 卡地布(katipul)將整個部落視為同一個家庭,每個族人則是家人 , 彼此間 應相互照顧。
        每年12月31日 , 是卡地布(katipul)部落舉行除喪祭的日子 , 狩獵祭典結束後 , 祭司團 . 長老團及青年會立即到祖靈屋會合 , 先由祭司團向上蒼 . 祖靈祭祀祝禱 , 而後青年會成員隨著祭司團至部落各喪家(當年家中有人去逝者)辦理除喪儀式(remavaravas) , 祭司長(rahan)入屋像喪家的每一位家人作驅邪祈福 , 青年會則依傳統習俗在屋外吟唱除喪祭祭歌(palusavak) , 藉以除哀慰問 , 該除喪祭祭歌(palusavak)只准在本祭典吟唱 , 因而社會大眾非常陌生 , 在歌舞的中途,長老邀請喪家入圈參與 , 藉由歌詞的安慰 , 給以喪家最溫馨的關懷 , 儀式結束後 , 喪家自始才可以參與部落的各項活動 , 這種以群體關懷弱者的祭儀 , 在現代社會已不見 , 是深具內涵的文化特色。




除喪祭祭典歌舞訓練



除喪祭祭典實錄


實驗音樂-卑南族知本KATATIPUL部落勇士祭歌

NANGKU KIYAKARUNAGN 工作日誌2009/12月

計畫執行具體內容教學時間    2009/12 am 09:00~ pm 17:00

  1. 與學員參與台東知本部落猴祭、大獵祭、除喪祭籌備工作與儀式。
  2. 採集部落祭典歌謠與影音紀錄。
  3. 12/8~10 學員教導少年唱猴祭祭典歌謠。
  4. 12/23~26 與學員教導青年大獵祭歌謠pailailaw及除喪祭歌謠palusavak。
  5. 與學員討論所採集之歌謠內容和儀式過程。
***********************************************************************
一 工作內容:
  1. 選定田野訪談對象以及聯繫、安排採訪時間。
  2. 與學員共同召集部落對歌謠記錄工作有興趣的年輕人,分享這個計劃。並邀集成員加入進行培訓工作。
  3. 準備硬體錄音設備(電腦主機、螢幕、音響、耳機、麥克風、吉他),以及軟體部分採集歌謠時所填寫的資料。
  4. 於部落祭典舉行前夕數週,教導青年及少年習唱傳統少年猴祭歌謠、狩獵祭古調與除喪祭歌謠等。
***********************************************************************
二 學員學習狀況

  1. 學員大都已會唱傳統祭儀的歌謠,學習狀況良好。
  2. 學員試著召集部落青年學習傳統歌謠。
***********************************************************************
三 進度執行狀況

  1. 完成部落大獵祭與年祭儀式調查。
  2. 確實參與部落籌備祭典事務,協助青年會所在傳唱古調與歌謠的族語教學。
***********************************************************************
四 目前整體成效

  1. 完成部分儀式歌謠採集與教唱。
  2. 依計畫內容目前田野調查符合進度。
***********************************************************************
五 遭遇困境

  1. 因計劃案經費較慢下來,須先墊錢購買所需配備。
  2. 學員因不熟電腦軟體錄音,須多加充實相關資訊與操作。
***********************************************************************
六 建意事項

  1. 請學員自行記錄所學之歌謠與多多練習。
  2. 親自教學示範及相互討論。
***********************************************************************
七 教學情形紀錄(照片與影音):

狩獵祭 Mangayawa 山野英雄
         狩獵祭是"戰祭"完成後衍生的祭儀 , 在遠古時期 , 卡地步部落將戰祭所獵得的敵首 , 用來祭祀造物者與榖神 , 以求穀物豐收 , 但為了感謝敵人奉獻生命 , 因而上山捕獵山羌 , 以該最美味的獸肉餵食 , 於是產生狩獵祭典 , 今因時代背景不同 , 狩獵祭的精神以轉換為發揚長幼有序的倫理 . 敬老尊賢的美德。
         每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至年元月一日為狩獵祭舉辦的日期 , 這期間均在野外營宿 , 白天年長者與喪家留在營地製作傳統器物 , 期三餐由青少年侍奉 , 其餘男子上山狩獵 , 所獵得的獸物 , 年青者僅有少許的獸肉 , 夜間大家吟唱古老的英雄詩 , 歌頌先祖英雄的史事 , 青年則負責營地安全維護 , 層層體制的部落倫理 , 完全呈現在部落祭典中。        
          12月31日拔營返鄉 , 部落全體婦女佇立餘彩裝過的迎獵門後 , 以花環迎接男子的歸來 , 而後大家和樂圍圈跳舞 , 狩獵祭典圓滿落幕。

**大獵祭於知本溪畔用五結芒製作假想敵砍取人頭作祭小米神用.**




少年猴祭 Mangayangayaw 武士搖籃
         少年猴祭是卡地布部落歲時祭儀之首 , 猴祭完成後 , 其他祭典才可以展開。
         在清朝中期以前 , 部落之間常發生戰爭 , 為培養戰鬥武士的基礎 , 因而以人相類似的猴子為假想敵,在每年初冬,凡年滿十二歲至十四歲的少年(takuvakuvan)必須上山抓猴子,並將猴子帶回部落外圍用箭射殺,以訓練少年(takuvakuvan)殺敵膽識及保衛家園的魄力。
         現今部落仍承傳本項祭典 , 少年年齡層則降低為十歲,養成期六年,其目地在增進少年(takuvakuvan)團結合作的精神及不怕艱苦的意志 。 每年十二月中,少年們(takuvakuvan)至知本溫泉山區抓猴 (以草製假猴替代) , 晚間夜宿野地 , 講述部落文史 . 吟唱猴祭祭歌及黑暗試膽 , 第二天 , 少年們自行料理伙食 , 野外求生訓練及摔角比賽 , 二十八日清晨以馬拉松競跑返回部落 , 舉行射猴儀式 , 到了晚間少年(takuvakuvang)少女(maitumilang)們以古老的猴祭祭歌共同歡樂 , 慶祝以完成的試煉。

採集歌謠:少年猴祭祭歌之一








Na piniangeran kana dadawayan 創作內容

    dinadawayan 創作構想         
     現在有很多原住民音樂人,在曲風的呈現上走向流行發展,或是採用外來的樂器作為演奏使用的樂器。而我是專門朝向古謠跟古調的發展,並且以台灣原住民樂器作為主要的伴奏。我的想法是,要讓原來的祖先的智慧的財產原汁原味保留下來,但同時也要增加它音樂表現的豐富性以打動人心。我想要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接觸到傳統歌謠跟傳統樂器音樂它美的地方,進而喜歡上它,也願意去親近跟學習。
    採集、創作、發片、教學跟演出,都是我在意並且要持續的事情。這幾年來與專業的音樂工作者切磋、學習,陸陸續續也在工作室累積了不少成品、半成品出來。但是由於多半是協助他人製作音樂專輯或參與合輯發行,所以也很希望能夠發行具有自己族群風格的族語演唱專輯,我的想法就是早日做出一張可以跟世界音樂接軌的族語專輯唱片。
     我另外還有一件在意的事,就是想要製作一張純粹以台灣原住民樂器為主的純音樂專輯。現在市面上有很多中西洋樂器聲音的專輯,但是卻很少見到台灣原住民的樂器專輯。這樣的事情由原住民音樂人來完成更有它的意義,所以我很希望把原住民傳統樂器的優美與重要性展現出來,讓它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
     創造並且延續真正的台灣世界音樂,在部落培養新一代的傳統音樂人才,讓全世界都能聽見我們台灣原住民的音樂與歌聲,還有它背後蘊藏的故事、情感與智慧。這些是我多年來一貫不變的想法。

nangku angeran 創作內容
  1. 採訪部落耆老,了解古調背景故事、內涵,記錄故事及整理樂譜。
  2. 擬定傳唱計畫,配合部落祭典訓練以及文化成長班的時間,向年輕人跟青少年進行歌謠教學。
  3. 開辦樂器打擊、吹奏、製作的教學課程。

民族音樂創作與推廣
  1. 與其他音樂人討論如何將採集到的歌謠進行編曲,期望能保留傳統元素,又能更為社會大眾接受。
  2. 製作族語演唱專輯、傳統樂器演奏專輯。
  3. 規劃期中及期末聯展表演。

nangku kiyakarunang方法
  1. 田野採集除了自己親自走訪之外,也計畫訓練工作室學員以及部落裡對歌謠學習有熱忱的年輕人一起進行,並建立口傳歌謠及故事的紀錄、整理方式,以利日後部落做資料建檔。
  2. 與先前合作過的資深音樂人共同討論族語唱片的選歌,除了考慮到重要歌謠傳唱的重要性,也期望藉由更多元的編曲方式,除了可以保存歌謠的傳統元素,同時也能被主流社會所欣賞和接受。編曲及樂器的部份,將廣納部落音樂人及部落年輕樂手一起創作。
  3. 期中及期末聯展的部份,將這段時間以來所收集到的古調、歌謠以及故事,以「說、唱、吹」的方式舉行。

nangku darang 策略
  1. 過去在部落曾擔任六年的青年會長及副會長職務,除了帶領部落青年之外,也曾花許多時間學習與部落老人家之間的溝通方式,因此也得到大部分部落耆老的認同及信任,這使得田野採集這部份的工作難度大大降低,同時也有許多老人很期盼我在音樂工作這方面的傳承跟發展;而藉由我的引介與這個計畫的推動,可以讓部落年輕人有更多的機會,跟部落耆老產生溝通、學習的機會。
  2. 運用過去幾年不論是在台灣或是國際間累積、連結到的資源,讓族語唱片的內容可以得到更多音樂人的專業意見,期望能達到國際水準的專業族語唱片製作,與一些關懷台灣在地音樂發展的公司洽談唱片發行的可能。
  3. 部落許多年輕人已有國內和國際的展演經驗,透過這次計畫可以讓部落的年輕人參與企劃,跟他們共同討論聯展的展演方式,創造另一個屬於部落傳唱的音樂舞台。
                                                   Kaiku lra !出 發!

Nangku Vatiyan 關於創作者

       
       
        小時候聽見阿公哼唱古老歌謠,那種感覺跟印象到現在還很深,這是我喜歡音樂的開始。我很喜歡跟老人聊天、聽他們講故事,我對部落許多神話與歷史故事的知道,都是直接從老人那裡聽來的。可能是這個原因吧,很多人都說我的歌聲很像老人,有那個老人家的味道。這樣的歌聲帶給我很多的力量,我也想把這樣最直接最沒有受到西洋式美聲唱腔影響的發聲法,呈現給更多人聽到、知道,這是我們原住民祖先最古老最傳統的唱法,是最貼近大自然的唱法。
       
        在這之前我曾是飛魚雲豹音樂工團的成員,跟原住民音樂工作者一起錄製多張音樂專輯、參加國內外各地的大小演出。這段期間,讓我對自己部落、自己族群跟原住民音樂的使命感更增強。因為當我到世界各地用音樂跟別人交流時,大家都會很驚訝,台灣原住民的音樂那麼好聽,現場那種用音樂認識彼此生命跟文化的感覺真的很棒。但是反觀在國內,原住民傳統音樂,被當作是只有原住民才會自己欣賞的音樂,或是只有少數人才會喜歡的音樂,但是明明有很多人聽不懂外語歌曲但是也很喜歡聽世界風的音樂,我就在想,很希望能把原住民音樂看用怎樣的方式,讓它跟世界音樂接軌,成為更多人都能欣賞的音樂類型。這是我現在在努力的事情。

學員簡介

大頭
阿誠
        學員都是卑南族人,從高中時代就有練團、創作及演出的興趣跟經驗。相信經由這個計畫,可以讓我帶著他們在音樂發展的路上,更有部落音樂的源頭,也更厚實他們音樂創作的根底。

【與音樂人合作過之專輯】




《生命之歌》飛魚雲豹音樂工團

          《祖先的叮嚀》飛魚雲豹音樂工團
《部落青年》飛魚雲豹音樂工團
                                       
                    《十字路口》飛魚雲豹音樂工團
   《雲在頭上飛》李泰祥音樂大師
                 
                   《匆匆-胡德夫》野火樂集
 Over The Way 黃建為 2008'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美麗新民謠2》野火樂集
《GAGA-雲力思》大大樹音樂

           
          《聽得見的夢想-Amai》聽障奧運主題曲
  

《 故事的島 》李欣芸音樂專輯

¤ 希望早日做出個人一張可以跟世界音樂接軌的族語專輯和製作一張純粹以台灣原住民樂器為主的純音樂專輯~~~pakirunget 加油~~~


【 音 樂 經 歷 】

2000
     * 國際特赦組織成立四十週年紀念會
     * 部落青年合錄發行《祖先的叮嚀》專輯
2001
     * 參與演唱、錄製的飛魚雲豹音樂工團《生命之歌》
     * 第12屆金曲獎最佳民族樂曲專輯獎與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提名入圍
     * 台灣世界音樂節,與蒙古知名民族歌手烏仁娜合作演出
     * 部落青年合錄發行《部落青年傳唱歌謠》專輯
     * 赴內蒙古、新疆、北京藝術大學等地進行音樂藝術交流
2002
     *《台灣原住民詩歌之夜》演出.
     *  新港國際藝術嘉年華演出
     *《失去單音的和絃》郭英男紀念音樂會演出
2003
     * 世界宗教博物館的開館演出
     *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另一種聲音》音樂會於中山堂光復廳演出
     * 阮朝日二二八紀念館《戰爭與和平─走向街頭的抗議歌聲》演出
     * 受邀《亞細亞部落民謠節》演出
     * 韓國《光州事件二十週年紀念演唱會》
     * 榮獲烏茲別克世界音樂節大賽特別獎
2004
     * 榮獲台北文化薪傳獎
2005
     *《桃園國際歌謠節》受邀演出
     *  Womex世界音樂博覽會於西班牙演出擔任台灣代表團
     *《桃園國際歌謠節》受邀演出
2006
     *《宜蘭國際童玩節》受邀演出
     *  赴日本沖繩與當地原住民愛奴族進行音樂交流
     *  中山堂七十週年音樂饗宴,與印度音樂家Sali共同合作音樂演出
2007
     * Ollinkan墨西哥世界文化藝術節擔任台灣代表團
     * 參與合輯《美麗心民謠2》單曲演唱、合聲、伴奏等
2008
     * 德國魯多許塔音樂節(TFF.Rudolstadt)
     * 挪威海岸風暴音樂節(Riddu Riddu Festival)
     * 北京奧運開幕式前於鳥巢體育場,代表台灣原住民演唱古調
2007~2008
     * 張惠妹STARTOUR世界巡迴演唱會指定夥伴與特別演出
2009
     * 台北聽障奧運主題曲《聽得見的夢想》與張惠妹合作錄製演唱古謠
     *「原班人馬Happy Together」演場會受邀演出
2010
     * world musi曼谷「地球節奏」世界音樂節受邀演出